“专业反催收、债务优化、协商还款,逾期后被疯狂催,在我们操作下终于摆脱骚扰了。”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类似的帖子层出不穷。
近年来,“反催收、征信洗白、代理维权”等金融黑灰产乱象愈演愈烈,不仅严重扰乱金融秩序,更让大量行政与司法资源陷入无效消耗。这些团伙精准抓住消费者急于摆脱债务的心理,一步步引诱金融消费者陷入另一个“债务陷阱”。蓝鲸记者调查发现,代理维权背后实则隐藏着一个规模庞大、组织严密的金融黑灰产业。
起底代理维权黑灰产
无资质公司假冒律所,承诺2000元包负债人“上岸”
反催收这一概念本应是针对催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所采取的正当维权措施。然而,随着消费信贷市场的快速发展,部分消费者因超前消费或过度负债而陷入还款困境,甚至试图通过各种手段逃避债务责任。在此背景下,代理维权黑灰色产业快速兴起。
连日来,蓝鲸记者暗访了多个代理维权团队,从他们口中了解到专业反催收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手段。
“XX网贷延期2年还款欠款总金额5万,结清金额2万,找我们省时更省心。”在某平台上,一位自称“债务规划师”的法务博主正在宣传着团队帮客户“上岸”的成功案例。
记者以负债者身份咨询后了解到,在前期沟通中,这些代理维权团队会详细询问客户的负债情况,随后根据欠款金额给出明确报价。以该团队为例,其收费标准为债务总额的2%,10万元的债务需支付2000元服务费。
简单沟通后,对方立即发来一份《债务委托服务协议》,要求客户签署。协议中不仅包含双方个人信息,还详细列出了所谓的“债务化解服务”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打着“法务咨询”旗号的账号背后,往往并非真正的律师团队,而是一些不具备法律执业资质的小型咨询公司。
例如,蓝鲸记者咨询的这家机构全名为梅州全广法务咨询有限公司。
企查查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注册资本100万,法定代表人为陈淑婷。相关简介显示,该公司所属行业为零售业,经营范围包含法律咨询,但不包括律师事务所业务。
为获取客户信任,相关机构在沟通中刻意使用专业话术,营造“律师团队”的假象。当记者追问具体“反催收”操作手法时,对方却语焉不详,只是反复强调“有特殊渠道、与平台有合作”等模糊说辞。
反催收账号泛滥
部分团伙年投流费用最高可达9位数
蓝鲸记者调查发现,打着“代理维权”幌子的黑灰产团伙通常由前催收人员组成。他们凭借对金融机构催收流程和规则的深入了解,专门为借款人提供“逃债”服务。
这些团伙主要活跃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网络论坛和贴吧等渠道。通过精心设计的诱导性话术和虚假承诺,他们不断吸引有债务压力的消费者上钩。
业内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部分运作成熟的代理维权团伙,其广告投放规模巨大,年投流费用最高可达到9位数。
大规模的广告覆盖让黑灰产团伙得以源源不断实现获客。他们利用消费者急于摆脱债务的心理弱点,以停催、免息等承诺为饵,最终将受害者引入更深的债务泥潭。
那么这些黑灰产团伙又是通过何种手段进行代理维权的?
伪造材料、钓鱼话术、恶意投诉
“代理维权”团伙如何暗箱操作?
蓝鲸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市场上所谓的“代理维权”黑灰产已形成完整的操作体系,其手段之多样、方法之隐蔽令人咋舌。
最基础的手法是向债务人传授所谓的话术技巧,对方会在线教学如何利用专业术语和行业暗语来实现退费退息、减免债务的目的,进而向债务人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
一位自称律师的代理维权人士向记者透露,建议债务人采取“三不”策略应对催收——不回应、不接听、不处理,直至进入司法程序。该人士指出,当前多地法院因案件积压严重,对小额信贷纠纷案件往往难以立案。对方声称可利用司法资源紧张的情况争取时间,并强调即便最终进入诉讼阶段,仍有专业手段可实现债务减免或还款延期。
另一种方法则需要黑灰产团队亲自操作。一位资深助贷行业人士向记者透露,黑灰产团队会伪造材料,例如医院开具的重症证明、村委会盖章的经济困难证明等材料。利用金融机构针对困难群体的“缓释政策”恶意骗取停催或利息减免特权。
此外,团队会专门设计话术诱导催收人员违规。例如,指导债务人询问催收人员“能否通过信用卡套现来还款”,一旦催收人员回答不当,便立即录音作为“违规证据”,进而向监管部门施压要求赔偿或债务减免。
更有甚者,黑灰产通过诱导消费者发起不实投诉,其投诉理由花样百出。例如,在部分客诉中,投诉者声称自己在操作贷款类APP时,未签署任何协议就被直接放款。
对此,行业知情人士指出,这些极端化的投诉理由多为黑灰产刻意设计,在正规金融服务流程中不可能发生。该人士进一步解释,金融行业属于强监管领域,正规机构及平台在放款前均设有严格的全流程审核机制,签署借款协议等核心环节是必要的操作。根据监管要求,借款合同需要强制展示,只有在借款人清晰确认借款意愿后,资金匹配流程才会启动。从合规逻辑与技术实现来看,若非借款人本人真实意愿操作,助贷平台不可能完成放款。
从业者数十万、造成损失数百亿
严重挤占行政资源
可以看到的是,这种有组织、规模化的恶意代理维权行为已形成完整的黑灰产业链条,从获客引流到伪造材料再到集体投诉,各环节分工明确,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
当前,黑灰产团伙的作案手法日趋专业化、隐蔽化。由于金融机构必须按照监管要求对每起投诉进行核查处理,这反而被黑灰产团伙所利用。他们通过批量制造虚假且专业的投诉向金融机构施压,以达到帮助债务人逃避债务的不法目的。
记者了解到,在12315等公共投诉平台上,由黑灰产代理发起的恶意投诉占比居高不下。黑产团队会准备统一的投诉模板,批量向信访局、银保监等监管部门提交内容高度雷同的投诉,如“家人突发重病,要求减免债务”等。但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投诉中绝大多数投诉人无法提供真实有效的证明材料。
此类投诉不仅严重挤占了有限的行政资源,更导致正常消费者的维权诉求处理效率大幅降低。随着黑灰产活动的日趋频繁,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上升,大大增加了催收成本和法律风险。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非法代理维权”治理调研报告(2023)》指出,职业化“非法代理维权”从业人员目前有数十万人,造成金融机构财产损失达数百亿元级别,同时还滋生诈骗、敲诈勒索、侵犯公民信息、寻衅滋事、伪造材料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另据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报道,2025年一季度金融“黑灰产”规模突破2800亿元,已成为扰乱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重大隐患。
如何打击金融黑灰产?
AI赋能、多平台联合治理、监管部门重拳出击
在金融黑灰产规模化、产业化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已将打击金融黑灰产作为当前重点工作,并逐步构建起多方协同的治理机制。
2022年3月,“打击金融领域黑产联盟(AIF)”正式成立,成为业内首个打击金融黑灰产的组织。截至目前,该联盟成员超过140家,包括银行、互联网企业、消费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等。
AIF联盟旨在应对贷款诈骗、非法代理维权、恶意逃废债等金融黑产问题,通过信息共享、案件协作形成打击合力。
可以看到的是,虽然当前黑灰产团伙持续翻新作案手法,试图规避监管,但金融机构也在相互协同合作下强化技术防御能力。
宜享花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平台会通过AI监控、声纹识别等技术手段应对黑灰产的攻击。
例如,宜人智科运用AI技术实时监控用户行为,精准识别异常操作和黑灰产风险。其智能风控系统可实时分析贷款申请和投诉数据,快速发现并拦截可疑行为。
在处理投诉方面,宜享花会通过声纹识别技术对投诉者进行身份验证,确保投诉的真实性。
当前,金融黑灰产严重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阻碍金融机构经营发展,公司已建立“AI自动识别+人工辅助”黑灰产辨识机制,精准打击黑灰产,识别、标记疑似黑灰产用户2万余人。
不仅仅是平台方,为遏制金融“黑灰产”蔓延态势,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对金融黑灰产持续施以重拳,并且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3月14日,公安部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部署开展为期6个月的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工作,非法存贷款中介服务、恶意逃废债、不正当反催收等是重点打击方向。
5月24日,国家网信办会同金融管理部门依法处置一批账号、网站,公布的典型案例中,小红书“小北呦”、百度百家号“全国助你贷”等账号,因散布“债务优化”等话术,虚构案例,诱导、教唆金融消费者违法违规维权,扰乱金融秩序,已被依法依约关闭。
金融黑灰产治理是一场关乎市场秩序与金融安全的持久战。当前防控体系虽已初具成效,但面对不断翻新的作案手法,仍需保持高度警惕。坚决防止金融市场成为不法分子牟利的温床,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和行业健康发展。
股票炒股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